扎根北梁沃土,厚植为民情怀。富圣明社区始终牢记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的初心使命,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社区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居民在身边变化中切实感受党的关怀与温暖。
项目背景
依托北梁改造后老社区的深厚邻里基础,以党建为核心引领,将“为民服务”的宗旨融入每一件民生小事,精准聚焦居民“小修小补、日常照料”等急难愁盼问题。积极整合辖区“身怀绝技”的居民志愿者与沿街商户资源,精心打造“家立方”便民志愿服务平台,让党的旗帜在社区一线高高飘扬。项目既打破了邻里间的陌生隔阂,让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落地生根,更以实打实的服务践行党的为民宗旨,推动形成“党建引领、邻里互助、商户参与、共建共享”的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项目实施
1.建机制,定规范: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项目工作组,制定《“家立方”便民服务管理办法》,明确服务范围(涵盖电路检修、理发、家政保洁、小修小补等12类便民服务)、收费标准(以“成本价”为原则,明码标价公示在社区公告栏及居民微信群),同时对志愿者和合作商户进行资质审核、服务培训,确保服务质量。
2.搭平台,促对接:线上依托社区居民微信群开通“家立方”服务预约通道,居民只需留言需求(如“老人需上门理发”“家中电路故障”),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匹配对应志愿者;线下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“服务接待点”,配备专职联络员,实现“需求有人接、服务有人送”。
3.扩队伍,聚合力:通过社区线上宣传、线下入户宣传、居民推荐等方式,招募有技能的居民志愿者,建立“居民志愿者档案”,记录技能特长、服务时间;同时主动对接沿街底店商户,以“邻里互助、共建共赢”为理念,邀请社区诊所、汽修店等商户加入,签订合作协议,明确服务承诺,逐步形成“居民志愿者+合作商户”的双服务队伍。
4.强宣传,树口碑:定期在社区开展“家立方”服务成果展,通过居民分享服务经历、展示志愿者服务照片等形式,宣传互助案例;同时利用社区网格群推送“邻里暖心故事”,如小魏师傅免费帮独居老人修电路、刘姐定期为留守儿童剪发等,带动更多居民主动参与,营造“人人愿服务、人人享服务”的氛围。
项目成效
透明的低价,让居民找服务时“心里有底”,不用怕被“宰”;让志愿者服务时“没有负担”,不用纠结“收多少合适”。
小魏师傅表示电路检修不换件就不收钱,耗点时间不算啥;刘姐也认可老人孩子少收钱,他们不容易;张阿姨认为擦玻璃按平方米算,公平又省心;赵大爷讲起以前找师傅修洗衣机,怕被坑不敢问,现在‘家立方’明码标价,50块钱换个零件就修好,比儿子在网上查的还便宜,踏实!上班族小李激动地表示,擦玻璃的张阿姨不但擦了玻璃,还帮我整理了儿童房的窗台,这贴心的服务哪是雇佣关系,分明是邻居情呀!
在“家立方”的温暖氛围带动下,居民不仅主动参与,就连沿街底店的合作商户也纷纷加入进来:社区诊所的医生给“家立方”居民量血压、测血糖,只收材料费。汽修店的师傅给邻居做基础检查,不收工时费,换个滤芯只收成本价。这些商户常说:“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,能帮衬就帮衬一把,看着大家满意,心里比多赚点钱还舒坦。
在党的领导下,富圣明社区“家立方”便民志愿服务项目始终以人民为中心,用实打实的服务诠释社区工作初心。项目推行的低价服务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价格减法”,而是一笔关系人心向背的“民心加法”,拼的也不是数字高低,而是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