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聚焦救助精准化,筑牢民生“保障网”。通过完善工作机制,优化保障对象审核确认程序,每月及时上报新增低保户、特困供养户、享受临时救助户名单,同步给予重点关注和及时帮扶。今年以来,街道管辖纳入低保79户,发放最低生活保金额35.53万元,纳入特困人员供养11人,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资金18人次、35802元,对困难居民97户116人给予临时救助6.4万元。二是聚焦就业充分化,架起为民“连心桥”。通过搭建“就业供需桥梁”,累计转发最新用工信息及招聘信息共73条,对失业登记人员发放《就业失业登记证》共26人,对32人进行就业困难认定,对230位居民进行失业跟踪帮扶,同时为退役军人精准推送教育培训和招聘会信息13次,共接待退役军人咨询、政策讲解、业务办理560人次,帮助96名居民实现就业,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39人。三是聚焦便民高效化,跑出民生“加速度”。服务创新增效能,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以“三化”建设为标准,设置综合受理区、办公区、休息等侯区等功能区域,推行“综合受理、分类审批”的“一站式”服务模式,通过简化办事程序,形成首问首办、限时办结、一次告知、政务服务好差评服务制度,对符合条件、资料齐全实行马上办,针对行动不便、不会办理的老年人,实施“上门服务”“帮办代办”等暖心服务,今年以来,共办理各项便民服务业务440件,帮办代办养老金认证、医保缴费、养老保险参保等1239件次,着力打造“有温度、有热度、有高度”的服务窗口,实现群众办事“最多跑一次”“最多跑一地”。